智能制造学院
设为首页  |  加入收藏
 首页 | 系部简介 | 新闻动态 | 机构设置 | 专业介绍 | 师资队伍 | 教学科研 | 党建工作 | 学生生活 | 招生就业 | 学院首页 
 
  党建工作

 党支部工作 
 党员风采 
 党建政研论坛 
 文献资料 

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党建工作 > 党建政研论坛 > 正文
详细信息
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专业建设
2010-06-12 14:30:46     (点击: )

机械工程系党总支蒋祖信

一、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

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、全面、协调、可持续的发展观,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,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。专业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解放思想、实事求是,以教育思想与观念的更新为先导,突出学校特色与人才培养特色,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,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,以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,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,以学校十二五计划为指导,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,专业结构调整为主线,教学改革为动力,改造、提升传统优势专业和加强新办专业建设,促进我校专业向综合化方向发展,形成以工科为主,经、管、文并举的多学科的专业结构。稳步提高办学水平,强化办学质量。为我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、省内示范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科性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二、专业建设基本原则

专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:

1.坚持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,科学合理地完善和优化专业体系,逐步形成专业优势,以培养具有快速适应能力和较强发展潜力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,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,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、科技进步、社会发展服务。

2.正确处理数量与质量、当前与长远、局部与整体、特殊与一般的关系,充分考虑专业结构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,积极调整和优化现有部分专业或专业方向。对市场经济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;对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的专业要做强;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传统专业要加以大力改造和调整。

3.坚持协调发展,重点突破的原则,突出抓好重点专业建设,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,增强专业发展后劲,使我院“十二五”期间的专业结构更加合理,优势和特色更加明显,实现规模、质量、结构、效益的协调发展。

4.加强新设专业的建设和管理,进一步增强已设专业在本省乃至全国的竞争力。根据学院的总体定位、发展目标和办学条件,在《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》及有关要求的指导下,以就业市场为导向,充分考虑相关专业的支撑条件和关联度,积极慎重地分批增设部分新专业。

5.应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,符合学校定位与发展规划。

6.应有利于学校教学的组织安排与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。

三、高职课程设置

高职课程设置特点主要体现在“优、实、新”上。优,就是优化课程设置,淡化高职课程体系的所谓完整性,形成适应并服务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模式。实,就是课程设置要在“实用”上下功夫,突出理论的应用和技术开发,加强宽而新的课程,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发展起到接口作用。新,就是课程设置要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变化,及时反映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方法,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,大力开发适应性课程,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竞争能力和应变能力服务。

高职课程结构模式的价值取向,主要为“宽基础、活模块、多方向、人本位”。

1.“宽基础”

“宽基础”是指所设课程不是针对某单一职业,而是针对相关职业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,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,着眼于为继续学习打基础,着眼于专业技术训练,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关键能力培养。“宽基础”由四大类构成:文化课程类、工具课程类、能力培养课程类、职业群所需专业课程类。每一类均由一组科目组成,每一科目又由一些模块组成,供不同专业、不同学习基础、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自主选择。“宽基础”是一个宽泛的概念,需要准确把握其“度”,既不能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广博,也不能片面追求单一职业技能的精深。

2.“活模块”

“活模块”是指为适应职业群所设计的知识单元和技能单元,以专业技术训练为主,以职业资格为导向,设置课程结构,组织教学内容,着眼于能力培养。“活模块”涵盖了一个职业群中的几个甚至更多职业所对应的“大模块”,供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变化灵活组合,供学生根据个性特点和未来需求自由选择,既考虑学生的就业实际,又要兼顾其终身发展的需要。

3.“多方向”

“多方向”是为就业服务的。高职学生进校即定专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的变化要求。因此,采用“多方向”培养是一种较理想的选择。“多方向”是以基础发展平台组织教学,1—2年打基础,在专业大类范围内进行文化基础课、专业理论课的教学,同时还进行专业技术和技能的训练,打好较为扎实的职业素质基础。后一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受教育者个性、特长、兴趣确定专业方向,有针对性地进行模块整合和模块教学,同时进行技能达标模块的整合并进行强化性训练,以“多方向”应对人才市场的竞争。

4.“人本位”

“人本位”是指以完善学生个体人格、提高学生个体素质为目标的课程结构模式。“宽基础、活模块、多方向”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由职业人向社会人发展,培养具有时代精神、做人与做事并重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。在知识经济时代、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宽广的知识和技能,而且要有健康的职业人格、自主创业的意识、终身发展的能力。这些都是我们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必须重点考虑的问题。

我院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同时,也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:一是专业的整体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,部分专业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,改造和调整任务还比较艰巨,学院应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,对专业布局和改革进行指导,避免各系部专业出现重复和交叉,造成教学资源紧张和增加就业压力;二是专业的整体水平有待提高,优势专业数量不多,创建工作有待加强,各专业办学水平参差不齐,学院应集中现有资源,做大做强优势专业,重点抓专业的品牌和特色的建设;三是教学改革力度有待加强,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还不够深入,教学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,学院应完善教学改革相关制度,成立专门的机构,从事教学改革的研究。

专业建设具体工作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,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实质,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去推动专业建设与改革,争取取得更大的教育改革成果。

关闭窗口


All Rights Reserved (C) 2015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制造系

联系电话:0812-6251577/6251607